谐波减速器将走入“集成”时代
谐波减速器是机器人实现运动功能的核心部件,是轻型工业机器人和机械臂可靠、精确运行不可或缺的零部件。随着中国市场对精密减速器需求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迈入了制造谐波减速器的行列,而谐波减速器也悄然开始向集成化方向发展,无论是科尔摩根推出的RGM机器人关节模组,还是宏远谐波提出的“集成式谐波减速器”概念都在佐证这一趋势。
■谐波减速器集成化将成为趋势
“针对系统集成商、设备制造商或者跨行业直接用户等非本体制造商而言,这种将减速器、电机、驱动等集成的模组,会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科尔摩根总经理刘伟峰说。RGM机器人关节模组是科尔摩根专为10Kg以下协作机器人而设计的,高度集成了包括无框直驱力矩电机、低压直流驱动器、谐波减速器、制动器和双反馈装置。产品尺寸小,符合协作机器人紧凑、灵活的设计特点。
旭展精密总经理邹赞成也同意这一观点,他表示,虽然目前旭展精密暂时还没有此类产品,但产品开发已经提上日程,下半年就会开始。“这种产品的体积更小,谐波减速器和电机之间的连接也更为可靠,而且从机器人小型化的角度来看,一定会成为一种趋势。”
他认为,“对于协作机器人企业而言,这种产品将使得装配环节更为简单,便于模块化生产。有了这种产品,很多协作机器人企业就不必在这个环节再花费精力了。”
认同这一观点的还有珠海钧兴营销副总经理涂志铭,他说,未来所有的协作机器人在关节部分都会走集成化路线,而且现在已经有不少企业是通过购买这种集成化减速器去组装协作机器人的。
涂志铭认为,暂时没有能力自行开发的企业就会更趋向于买现成的产品。“不过这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外购只是权宜之计,协作机器人企业还是要掌握核心技术的,例如电机、控制、驱动这些领域,否则没有足够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会被市场淘汰。”
■应用领域将延伸至传统工业机器人
由于集成化的谐波减速器体积小巧,所以除协作机器人外,一些轻负载的传统工业机器人也同样可以使用。涂志铭也证实,钧兴正在配合一家传统机器人企业研发这种减速器。
刘伟峰表示,有些商用的应用场景,客户有可能需要不同个数的自由度、负载、臂展或者行业定制的控制器配合,“因此在传统工业机器人领域,这种集成化的谐波减速器同样有用武之地。”
在同川科技总经理沈晓龙看来,未来工业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的形态很可能会越来越接近,所以传统的工业机器人使用这种减速器的可能性非常大。“现在两者之间的差异化程度已经越来越小,说到底,协作机器人其实也还是工业机器人嘛。”
■谁动了谁的“奶酪”?
不可否认,由于一些协作机器人企业有直接买集成化的减速器组装本体的情况,因此这一领域确实有市场需求。但同时还有很多协作机器人企业也会自行将谐波减速器进行集成,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协作机器人厂商又多了一批来自减速器领域的竞争对手。
当然,要做好减速器的集成并非易事。
沈晓龙说:“集成式谐波减速器要做好也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里面包含的东西还比较多,比如电机、减速器、制动器、编码器、驱动器等,真正想要做好,还是需要综合实力很强的企业。”
他表示,目前协作机器人企业如果选择了类似UR机器人的技术路线,那么其产品必然会模块化,市面上出现集成式减速器这类产品也是情理之中。“协作机器人企业的注意力应该放在协作安全上,做一些硬件与软件的综合。”
艾利特CTO孙恺也认为,协作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在于控制,而减速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则是研发制造谐波减速器,大家在彼此的业务领域做专做精就好。
涂志铭则称,虽然集成化的减速器可以让机器人企业专心在控制系统等核心领域做专做深,“但是现在我也看到几家协作机器人龙头企业都是使用自己设计的产品,而不是买现成的产品回来装。”
刘伟峰说,未来市场想要出现减速器企业专做集成化减速器,而协作机器人企业则精研自己核心技术的局面,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其一是关键模组的价格合理,其二是机器人本体企业拥有应用或其他方面的差异性优势,如机器视觉、AI、系统集成,否则目前的局面将会一直延续。
不过沈晓龙则认为,大家都大可不必认为是有人动了自己的奶酪:协作机器人企业可以把研发集成式减速器产品当成自己的技术优势,而原本不具备这种研发能力的企业也能够快速的进入协作机器人领域。
“说到底还是需求的问题,有技术的企业出于对产品品质的考量,大多会选择自行生产;没有相关技术的企业也可以本着‘拿来主义’的原则买现成的产品,暂时以这种方式解决自己的技术短板;对减速器生产企业来说,他们多了一种新产品的供应,客户多了一种选择。”